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青年科学家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4-12-16 17:16
科研
31次阅读

2024年12月 12 日,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青年科学家分论坛在丽湖校区明德楼 1101 成功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40 余位校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线上线下参加,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与领域内优秀青年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对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将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经济学院院长郑尊信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近些年经济学院发展迅速,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现有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五个专业,其中经济学、金融学和会计学为国家一流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博士点、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以及统计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约120人,包括国家级和省市级人才多位,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立了多个创新实验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副院长弋泽龙教授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人才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介绍了学校的人才梯队建设情况,包括预聘长聘制、百人计划、博士后等相关信息。在科研支持方面,学校和学院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丰富的科研支持政策以及完善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同时,学校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并在大湾区优势政策的支持下,为人才提供了一系列福利,如人才安居、医疗保健、子女上学等,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在学术交流环节,各系主任和研究中心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单位的情况。经济学系主任张克听、金融学系主任徐晓光、会计系副系主任林志伟、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系主任朱亮、统计系副系主任杨翱、供应链管理系副系主任罗浩、风险管理保险系主任陈莹、金融与财务实验中心助理教授倪英照介绍了各系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欢迎青年学者加入共同推动学术研究。

青年教师代表刘超老师分享了入职经济学院后的体验。在教学方面,她感受到学校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视,通过教学培训和导师指导,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科研方面,学院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生活方面,学院的人文关怀让她倍感温暖,党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她还提到,在学院的支持下,自己入职后获得了多项科研项目资助,为个人科研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互动交流环节,青年学者们就教学科研、职业发展、人才引进等问题积极提问,学院领导和教师代表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与会青年学者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为他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经济学院的机会,感受到了学院的学术活力和发展潜力。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经济学院吸引优秀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术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